热电阻与热电偶的选型需综合考虑测量范围、精度要求、环境条件等因素,以下为专业选型建议:
一、基于测温范围的选型
高温场景(>500℃):
优先选用热电偶,其中:
• B型(铂铑30-铂铑6):0~1800℃
• S型(铂铑10-铂):0~1600℃
• K型(镍铬-镍硅):-200~1300℃
中低温场景(≤500℃):
优先选用热电阻,其中:
• Pt100(铂电阻):-200~850℃
• Cu50(铜电阻):-50~150℃
二、基于测量精度的选型
高精度需求(误差≤±0.3%):
选择A级Pt100热电阻(±0.15℃@0℃)
常规精度需求(误差±0.5%~1%):
可选用K型/S型热电偶
三、特殊工况选型建议
振动环境:
选用铠装热电偶或抗震型热电阻
腐蚀性介质:
选用钽材保护管热电偶或聚四氟乙烯封装热电阻
快速响应需求(τ<1s):
选择φ0.5mm细丝热电偶
爆炸危险场所:
选用隔爆型或本安型传感器
四、安装结构选择
表面温度测量:
选用表面热电偶或薄膜式热电阻
多点测温:
选用多支式热电偶或三线制热电阻阵列
弯曲安装:
选用柔性铠装传感器
五、经济性考量
低成本方案:
K型热电偶(价格比同档热电阻低30%~50%)
长期维护成本:
铂电阻稳定性优于热电偶(年漂移<0.05℃)
注:实际选型时建议结合IEC 60751(热电阻)和IEC 60584(热电偶)标准要求,对于关键工况应进行传感器冗余配置。
以下是您可能需要的产品: